↑↑↑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医师报肿瘤频道
NSCLC和SCLC治疗 口头报告专场
美国芝加哥时间6月1日上午9:30,ASCO2019年会盛大开幕,这个被公认的全球最重要的肿瘤学术会议,吸引了4万余名全球临床肿瘤学研究的精英。2019年ASCO第二天,迎来了“早期/局部晚期NSCLC和SCLC治疗”的口头报告专场,此次大会共入选了7个研究,《医师报》在ASCO现场记者特邀河南省肿瘤医院/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呼吸内科王慧娟教授介绍本专场。
王慧娟教授在2019ASCO现场
早期NSCLC辅助治疗
8500研究
对于I期NSCLC,术后是否行辅助化疗仍有很大争议,8500研究是一项在I期NSCLC患者中评估高复发风险患者辅助化疗是否获益的研究。通过前瞻性收集1278例病理分期为I期(第8版TNM分期),接受肺叶切除的NSCLC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多变量 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发现年龄(≥70 岁)、浸润性细胞成分(>2 cm)、脏层胸膜浸润、淋巴管渗透和血管浸润被认为是无复发生存(RFS)的独立预测因素。
在具有高复发风险的患者中(n =641),接受辅助化疗和不接受化疗患者的无复发生存(RFS)存在显著差异(5年RFS:81.4% vs 73.8%,P=0.023)。此外,总生存(OS)和癌症特异性生存(CSS)对比发现接受化疗的患者(5年OS,92.7% vs 81.7%; P<0.0001; 5年CSS, 95.0% vs 89.5%; P=0.012)亦显著优与未接受化疗患者。
含铂双药与单药化疗方案相比没有明显增加获益。该研究表明,在根治术后病理分期为I期,合并高复发风险因素的 NSCLC 患者中,辅助单药化疗可能可以改善患者的生存。
8501研究(JIPANG研究)
探讨了辅助化疗方案对无复发生存(RFS)的影响。在这项III期临床研究中,入组了804例完全性切除术后,病理分期为 II-IIIA 期的 NSCLC 患者,随机 1:1 分配接受培美曲塞/顺铂组和长春瑞滨/顺铂方案辅助化疗组。结果显示在早期NSCLC 患者中,培美曲塞顺铂和长春瑞滨顺铂辅助化疗显示出相似的疗效,但耐受性更高,研究没有达到主要终点。但是亚组分析显示,EGFR野生型患者从培美曲塞/顺铂辅助化疗方案中获益更显著。
研究点评
8500和8501两项研究在早期可手术NSCLC患者中,探索如何进一步优化患者和药物选择来提高治愈率,对传统辅助化疗模式提出了挑战,丰富了术后辅助化疗研究的数据,但能否改变临床实践仍需长期随访结果。
8502研究(NRG-LU001)
探索了二甲双胍是否可以改善局部晚期NSCLC患者根治性同步放化疗的疗效。二甲双胍联合EGFR-TKI治疗EGFR突变晚期NSCLC的研究结果吸引了全世界研究者的关注,二甲双胍能否用到局部晚期NSCLC患者的治疗中呢?NRG-LU001 研究结果显示二甲双胍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 NSCLC的耐受性好,然而二甲双胍既不能改善患者的PFS和OS,也不能减少患者的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率。
研究点评
这提示临床治疗模式优化的探索并不是把对晚期肺癌患者治疗有效的药物前提这么简单,仍然需要对肿瘤发展的内在机制进行探索。以PD-1/PD-L1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晚期NSCLC中的研究如火如荼,去年报道的新辅助治疗的初步结果也让人印象深刻,但是样本量都偏小。
早期可切除NSCLC新辅助免疫治疗
8503(LCMC3研究)
是在IB期至选择性可切除的IIIB 期NSCLC患者中,接受2个周期的Atezolizumab治疗后再行手术切除(第 40±10天),以主要病理缓解率为研究终点(MPR)。在本次中期分析中(截止日期为2018年9月5日),报道了180例计划入组患者中的前101例患者的疗效。MPR率为18%(95% CI 11%- 28%),其中4例患者取得病理完全缓解(pCR)。接受Atezolizumab新辅助治疗的101例病人中,有2例治疗不相关的5级不良事件(术后心源性死亡;因疾病进展死亡),3-4级AE共29例(6 例[6%]为治疗相关),安全性良好。遗憾的是TMB检测对MPR没有预测价值。
8504(NEOSTAR研究)
纳武利尤单抗和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单抗用于早期 NSCLC新辅助治疗的研究。44例I-IIIA 期 (单站 N2)可切除NSCLC患者参与随机,N组和NI组分别为23例和21例。34 例患者在新辅助治疗后接受了手术切除(7例患者未行切除[7/41],17%;N 组和 NI 组分别为2例和5例,3例患者仍在等待手术)。41 例患者中,10 例取得 MPR(N组和NI组分别为4例和6例),总的MPR 率为24%;其中6例(15%)患者为pCR,N组2例[9%],NI组4例[21%]。在34例手术切除患者中,MPR 率为29% (N 组为 20%,NI 组为 43%)。联合组相比单药新辅助可提高主要病理缓解率,而且和PD-L1表达水平有正相关趋势。联合治疗对比单药没有增加额外毒性。
研究点评
这两项研究是PD-1/PD-L1抑制剂在NSCLC新辅助治疗领域的更深一步探索,取得了初步的疗效,但仍需进一步的免疫相关标记物研究报告。
广泛期SCLC的新药研究
8505和8506所选择的药物分别是CDK4/6抑制剂(Trilaciclib,T)和抑制转录活化和诱导DNA双链断裂并导致凋亡的新型抗肿瘤药物(Lurbinectedin,L)。
Trilaciclib(T)是一种高选择性可逆的 CDK 4/6 抑制剂,为化疗中保护造血干细胞祖细胞及免疫系统功能而设计。
在经治的ES-SCLC患者,T 联合不同剂量组的拓扑替康治疗,可使第1周期严重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从75.6%降低到40.6%,并且可以降低输注红细胞、使用 G-CSF和全因药物减量的发生率。研究结果表明T加入细胞毒化疗治疗ES-SCLC具有临床获益。
105名ECOG PS 0-2、接受过一线化疗的患者接受L 3.2 mg/m2输注1小时,每三周一次,患者接受治疗的中位周期数是4 (范围,1-24)。结果发现不论是一线治疗敏感还是耐药患者,L单药在SCLC的二线治疗中具有活性。骨髓抑制是最常见不良事件:G3(22%)和G4(23.8%)中性粒细胞减少,G3/4 发热性粒缺(3.8%),G3/4 血小板减少(6.6%)。15.2%患者接受次级预防或治疗性 G-CSF。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 10.5%,治疗相关停药 3.8%。没有治疗相关死亡。药物输注方便,安全性可接受且可控。L可能是SCLC二线治疗一种有前途的新药。
研究点评
这两项新药研究,使如一潭死水的广泛期SCLC的治疗泛起新的涟漪,也期待进一步的研究结果公布。
一个能涨姿势的权威肿瘤频道,肿瘤医生自己的公众号~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