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去龙脊梯田参加了大疆的媒体航拍体验会,不过那次活动依然使用的是Mavic Pro而非我新入手的大疆精灵Phantom 4 Advanced(以下简称‘精灵4A’)。所以,有很多朋友给我留言说,想要了解以下精灵4A的表现,特别是其与精灵4 Pro以及Mavic Pro对比结果。事实上,我之前已经写过两篇关于精灵4A的博客,分别是:《飞行“黑卡”——大疆PHANTOM精灵4 ADVANCED开箱》
http://www.xxxxxbbs.com/thread/147884.html 和《我用大疆精灵4 ADVANCED在松江的首次试飞》
http://www.xxxxxbbs.com/thread/148397.html 。在这两篇博客中,我已经谈到了新机的外观和功能设计,也简单的提了一下首次试飞的感觉。不过,由于第一次试飞是在良好光照环境下进行的,而真正能够发挥精灵4A 1英寸大底画质优势的航拍时机应该是晚上,所以我这两天又在同事@pure白box 的指引下用精灵4A飞了几次且时间多在黄昏后。
最近一次飞行是在上周五晚上,当时我和@pure白box 来到上海浦东“世博源”景区准备飞行。这里是原来上海世博园区的一部分,现在被开发成大型的商业办公休闲综合体,而著名的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也坐落于此。由于这里靠近黄浦江边的区域场地开阔,几乎没有比6层楼的奔驰文化中心更高的建筑,再加上浦江两岸世博园区的璀璨灯火,因此实在是进行航拍的好所在。特别需要说明的是,目前上海市对于无人机的飞行管理还比较宽松,只要不是在机场以及市政府或某些特定区域(如外滩、陆家嘴),类似大疆精灵这种级别的小型无人机都是可以正常放飞的。世博源虽然属于旅游区域,但由于临江段游客密度低,因此现场安保蜀黍也对无人机飞行不做干涉,反而会和其他游客一样兴致勃勃的来旁边围观。
由于我打算测试一下精灵4A在弱光环境下的画质表现,因此我们达到现场时已经是黄昏。我首先尝试着在日落前用精灵4A在半空中给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拍摄一张照片,而这张照片实际是连续拍摄5张不同曝光的照片,然后回来用后PS进行HDR处理后完成的。事实上,@pure白box 在一些专门图库网站销售和获奖的航拍风光照片多是采用这种方式拍摄的素材。由于精灵4A机身内置“包围曝光”选项,所以这5张照片(也可以选择3张)只需按动一次快门即可得到,相当方便。
需要说明的是:相比Mavic Pro用户要在屏幕上点触下画面(或者按下机背后快捷键)以启动无人机摄像头AF,我手上的精灵4A遥控器(自带屏幕版本)本身具有两段式快门键,先半按快门完成AF然后再完全按下,操作手感与使用相机快门相似。另外,这款遥控器自带的屏幕亮度极高,即使是在直射阳光下都能很清晰的看清画面,视觉效果的确要比一般手机屏幕更靓丽一些。
图为上图5张素材在PS内合成的HDR(做过调色)
我也要用精灵4A在空中定点旋转角度以完成一套全景素材的拍摄。不过到目前为止,精灵4A使用的大疆DJI GO4 app尚无“全景拍摄”选项(手持稳定器OSMO对应的DJI GO app中倒是有),因此我只能自己控制无人机每次旋转一点角度,然后按动一次快门。其实,如果我使用的是第三方飞控app比如著名的“litchi(荔枝)”里就有让无人机一键完成180°或者270°全景拍摄的功能,不知道为什么大疆自己反而没有为DJI GO4加入这个航拍用户非常常用的功能。
不过,由于周五傍晚时上海风力增大,我发现可能是精灵4A为了抗风,有几张素材拍摄回来拼接时地平线不够平直。当然,这也与我拍摄的宽度过大,已经超越了270°有一定关系(增加了地平线倾斜的几率)。因此,对于全景拍摄,我还是期望未来大疆能够在官方app内加入对应的“一键全景”模式,可以根据用户的设定自动旋转自动校正水平并拍摄——这对于大疆而言应该根本不难吧?
图为上一张全景图的中心部分
在简单用过晚餐后,太阳已经落山且天色开始变蓝,于此同时世博源的景观灯光也逐渐打开,这正是我们进行航拍的好时机!因为如果时间如果太早,天色发白则画面色彩不佳;时间再晚一些的话,纯黑的天空背景也不够美观且精灵4A的1英寸底毕竟也不是真正的“夜拍神器”。事实上,这个航拍时机与我们平时在地面上拍摄都市灯光夜景的时间是一致的,都是选择华灯初上而天色将暗未暗仍然保留有一定蓝色的大约20分钟内进行。
此时我将精灵4A飞行到世博源世博轴“阳光谷”的正上方:这是一个如百合花造型的全透明玻璃建筑,外部装饰着LED点阵灯光变换着不同色彩形成文字和图像。我过去曾经拍摄过很多张阳光谷的正面照片,但像今天这样从阳光谷的正上方垂直向下拍摄它还是第一次!此时,我将遥控器画面中的构图辅助线完全打开(包括纵横三分线以及交叉线),并将交叉线的中心点落在阳光谷的“花蕊中心”。从这个角度观察到的阳光谷,仿佛是一艘正在太空中变换色彩的神秘飞船(有点星际迷航里飞船的意思)!
为了能够取得更好的画质,我将默认的自动iso切换到手动iso100上并将镜头光圈放到最大的F2.8上,此时阳光谷的曝光时间约为1/3S。相对于精灵4A的云台稳定器而言,这个快门速度还是能保证画面的足够清晰。至于画面色彩以及白平衡,我都设置在默认状态——因为我使用JPG+RAW格式保存航拍素材,色彩和白平衡都可以用RAW后期调整。
本图为4K视频截图
我也没有忘记为这个少见的画面拍摄一段视频,不过请记得此时必须将感光度调回自动,否则画面得不到足够曝光会显得非常暗淡。观察精灵4A拍摄的样片以及视频截图就能发现,1英寸底的确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画面整体显得非常纯净,色彩和细节都没有受到弱光的影响且整体曝光非常准确,宽容度也相对较高。对比使用Mavic Pro在同等光线下拍摄的画面,就会发现同等感光度下Mavic Pro的视频画面颗粒感很强,而暗部细节(比如树木)会有明显的涂抹感。另外,画面的色彩也会因为降噪程序的介入而变得不自然起来。
视频地址: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c3Njk5ODUzNg==.html
采用同样的方式,我使用精灵4A多拍了几张不同角度的世博源航拍照片,包括以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为前景眺望远方的陆家嘴高楼群以及观察夜幕中的中华艺术宫(原世博中国馆)等等。
由于带有最后一点天色的时机有限,我又趁着精灵4A降落时拍了一小段4K视频,下图就是当时的一张截图。可以看到此时画面中天色已经发黑,但整个画面的纯净度依然控制的不错(ISO400)且画面中最亮的部分——阳光谷上的LED点阵灯光以及最暗部分——旁边餐厅建筑都保留有很好的细节。这样的画质表现的确是Mavic Pro无法实现的。不过,由于当天晚上风力进一步加大,精灵4A在空中一直提示“大风警报”,当时我使用手动ISO100拍摄的几张航拍夜景都因为快门速度过低(最长约1S)而抖动模糊了。看起来,尽管有了一英寸底但如果想要用精灵4A拍出好看的夜景画面,还是一要时间更早,二要选个风力小的日子上天。
本土为4K视频截图
这里还有两张在我家附近立交桥拍摄的精灵4A夜景样片。必须说明,当时的实际亮度要比画面中低很多,JPG原图曝光不足。大家看到的画面是我对RAW格式图片进行较为强力的后期提亮后获得的效果。这也说明了为什么我强烈建议大家尽可能使用RAW格式来记录航拍素材的原因。
事实上,同事@pure白box 已经用这台精灵4A拍摄了不少漂亮的夜景素材并帮我把它们编辑成一段视频坐为今天博客的结尾。这段视频虽然经过Pr中的CinemaSpace色彩滤镜调节看起来更有“胶片感”,但如果你观察画面中的一些细节比如大楼玻璃幕墙上的反光质感就能感受到精灵4A非常出色的画面品质。
视频在线观看: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c3MzA2NzgyMA==.html
另外,@pure白box 也对我谈了下对于精灵4A的观感:相比他自己的精灵4 Pro,两款无人机在画质上其实是一致的,而精灵4A相对精灵4 Pro简化掉的侧面避障对于我这种几乎只在视距范围飞行内的初级用户而言并没有什么大碍。不过,由于精灵4A没有Pro版本的5.8G无线信号(仅有2.4G),因此在市区范围内使用会比精灵4 Pro更容易受到信号干扰,图传稳定性不如Pro。我和他在飞行过程中都出现过一次图传信号丢失状况(当时遥控器已经提示信号有干扰,但实际飞行距离并不算远),好在都是马上恢复了数据连接并没有影响到正常飞行。相反的,如果在野外放飞精灵4A则基本不会有这种受干扰的问题出现。
他个人觉得精灵4A对于我这种以航拍静态图片为主的用户的确比较适用:画质与精灵4 Pro相当,简化掉的避障功能对于我而言影响不大。没有5.8G信号固然是一个遗憾,但看在两款机型价格上的千元差异也还算可以接受。不过他也表示目前精灵4两款机型的价格差实际还是太小,能下决心花费近万元购买无人机航拍的用户往往并不在乎多花一千元直接上Pro版本。所以,如果大疆方面能够将精灵4A与精灵4 Pro的价差控制在两千元左右可能会更合理一些。此外,既然是针对摄影用户开发,要是精灵4A能够像Mavic Pro那样带有“一键直拍”(云台自动变为垂直构图)功能就更完美了!最后,今天他已经带着我这台精灵4A前往坝上工作,希望我能早日看到他的精灵4A蒙古草原航拍视频!